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实践活动 >> 正文

思政协会组织线上采访乡村退休教师--朱顺浩

发布日期:2022-06-02    浏览次数: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这个榜样辈出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为宣传弘扬模范精神,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术能力和科研精神,我院思政部开展“榜样的力量”实践调研活动。5月8日19时,思政协会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在财经楼232会议室线上采访了乡村退休教师--朱顺浩。

朱顺浩,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双芫乡津槎村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于2020年6月光荣退休。1979年9月,朱老师踏上了津槎小学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任教40余载,他始终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事业。据朱老师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几乎没有任何的体育设施,但是他没有放弃,想尽办法,让孩子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孩子们踢的毽子,是捡鸡毛、鹅毛做成的;没有橡皮筋跳绳,他就去上山拔草藤回来给他们做绳子。孩子们没有课外书看,上课的桌凳也是破旧不堪,为了拓展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改善乡村校园教学条件,朱顺浩老师就自己去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同学们捐赠图书,换新桌椅。现在,政府和村干部也非常重视基础教育,津槎小学的教学设施一年比一年齐全,每个教室都配上了电子白板,校舍、教学楼也翻修新粉了墙,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当我们问起朱顺浩老师为什么选择去教书时,他回答道,教书对他来说是一种乐趣,与学生分享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进步。看到一届届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内心也是非常高兴的。在教学中他尽心尽责,参加县内教学评比都在前三名。现在已经快退休两年的他,也非常留恋学校,想念自己的教书生活,他经常回津槎小学跟老师们交谈,关爱学生,关心年轻老师,关注学校!

在采访中,朱顺浩老师感慨道,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乡村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老师的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后朱顺浩老师询问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否有自己的目标,有没有打算考研读博等等。他希望我们不要止步于前,坚定不移地朝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在各行各业发光发彩。

春蚕吐丝,蜡炬凝灰。四十几个春夏秋冬,几千个清晨到校的喜悦,几千个黄昏独自的疲惫。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的快乐,也有磨砺的艰辛,但朱顺浩老师始终无悔于自己的选择,谱写着一篇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为我们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我们也将以朱老师为自己的榜样,自我提升,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