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青铜王国”江西新干县举办青铜文化节,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暑期实践队深入现场,与市民共赴一场“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文化盛宴,在青铜回响中触摸历史,以青春创新书写传承答卷。

青铜王国焕新:千年文明“活”起来
1989年,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475件青铜器,揭开“江南青铜王国”序幕。36年后,青铜文化节以沉浸式情景剧还原商周祭祀、非遗工坊亲子共制青铜纹样、专家直播解读文明密码等创新形式,让文物从展柜走向大众。更有“四个100”文化导师团队以“种文化、送文化”理念赋能传统,为文化节注入时代活力。

青春赋能传承:传统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实践队深度融入文化节,成为文化传承的“青春使者”。队员将青铜器设计成动漫形象绘于团扇上,新闻导师黄继妍带领学生挖掘“三代守墓人”故事,让文物背后的“人”成为传播主角。非遗导师肖菊红感慨:“传承需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破圈’。”
文化节期间,四位“100文化导师”与新干县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宣讲导师陶国根将青铜文化编入“乡村大讲堂”,文艺导师余际松指导短视频创作,形成“导师下沉供给、青年上载创新、村民提供需求”的良性循环。正如队员黄发福所言:“当饕餮纹变成表情包,考古故事成为短视频,传统便真正活在了当下。”

文化薪火永续:青春与传统的时代共鸣
此次实践是学院推动文化人才与文明乡风双向赋能的创新探索,从大学生到文化导师,青春力量正以数字技术、创意表达为传统注入新活力。
作者: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赴新干县暑期社会实践队
来源: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