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共青城市高校社科工作2025年第二次座谈会在我院召开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9-27

9月26日,共青城市高校社科工作2025年第二次座谈会在我院顺利召开。九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宏松,九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李方备,共青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朱丽兰,共青城市教育体育局校地共建促进中心主任陈观灵,华东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专硕负责人朱梦云,学院院长徐健宁,学院副院长张炘出席座谈会。共青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鄢俊彬主持座谈会。

徐健宁代表学院向参与座谈会的各位领导、高校同仁致以诚挚欢迎。他就学院概况作简要介绍,并通报学院“十四五”以来,累计获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45项,所报送智库成果获江西省省长叶建春肯定性批示等标志性成果。他强调,学院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锚定“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办学方向,聚焦三大场景,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五张“名片”,与各兄弟高校携手书写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李方备通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开展、2025年共青城市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和“四个100”文化导师理论宣讲宣传有关情况。朱梦云就基层理论宣讲作经验分享。朱丽兰通报共青城市社科人才信息库建设有关情况。参会人员围绕挖掘九江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提质增效;整合校地社科人才资源,共建社科研究、社科普及项目;打造“理响 ·青年说”理论宣讲品牌等方面展开交流座谈,为推动社科研究与理论宣讲的深入发展凝聚共识。

王宏松简要介绍九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基本情况后指出,九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始终确保社科研究方向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向同行,为九江高质量发展筑牢理论根基、提供智力支撑。针对当前九江处于产业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他鼓励各高校打破校园壁垒,主动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展调研,搭建“校-地-企”常态化沟通桥梁,精准捕捉区域发展中的痛难点,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与方向,既为社科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动能,更为地方发展定向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适配型人才。

座谈会结束后,王宏松一行走访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深入了解学院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进一步为后续校地协同推进社科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夯实调研基础。

共青城市高校社科工作2025年第二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集中彰显了九江市社科界及共青城市各高校在理论研究、实践创新与校地协同领域的蓬勃活力,搭建起以“问题导向、需求对接”为核心的联动互通合作平台。我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重要起点,持续强化智库建设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以有组织的社科研究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打牢社科研究“扎根本土实践、转化理论成果、赋能现代化建设”坚实根基。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小刚,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科研处处长凡艳,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翁凌霄,九江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耀丹,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江燕燕,九江科技职业大学科研处科员褚政捷,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涂静文,学院教务处处长赵金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科研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干事朱培莹参与会议。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作者:王雪柯、罗婕

拍摄:丁芮童、朱宇雨、吴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