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每个异乡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管身在何处,每当与自己的亲人朋友聊天时,总会操起自己的家乡口音。
然而我没有。不要奇怪,因为我就是南昌本地人。吃着南昌炒粉,喝着瓦罐汤,偶尔逛逛步行街,去去八一广场。可以说,南昌的气息依然包围着我,可即使如此,我依旧感到有点遗憾:住校期间,回家的时间变少了,想念的时间增加了。有时候,竟也感觉得淡淡愁绪,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难得回趟家,聊到深处时偶尔也会肉麻一回,和妈妈说说我离家的感想。可老妈毫不领情,竟回我一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你是想念家里的鸡腿和鱼汤吧?”
“切,真是的!”我只想回一句。但是,连我这个离家近在咫尺的人都如此,更何况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他们应比我更渴望见到父母的笑靥,吃到可口的家常菜吧。可是,他们并没有把想念挂在嘴边,也不可能把乡愁变成一枚邮票寄来寄去,他们只是静静地,把孤独和思念藏在心底,最终化成逸出唇边的家乡话。
来自家乡的口音啊,无论你是否优美,都是每个人心中最亲切动听的歌曲。我不止一次见过同学抱着手机用家乡话和自己的亲戚朋友煲着电话粥,也见过来自各地的同学说家乡话时的骄傲自豪。累了、痛了、辛酸了,只有这家乡话连带着远方的亲人,带给自己深深的安慰。最纯粹,最温暖,它饱含着说话人的深情。也许对真正漂泊的人来说,我们的乡愁是幼稚浅显的。但是,我们都是认真地在离家的点滴时光中,回忆着家的美好。而这一切,在情到浓处时,都化为一句用家乡话的问候罢了。
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漂泊在外、独自营生时,还会不会觉得南昌话不够文雅、不够好听。也许我在某次下班后的等车之际,会拿出手机,隔着家乡这个距离,用南昌话问候一句:“妈,你吃饭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