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有些近视,忽略了离我们最真的情感;有时候我们有些远视,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一辈子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总是天真地以为,父母健在,往后还有无尽的时光可以陪伴在父母身旁,可我们曾记否:年迈的人最怕孤独?
放假在家的时候,像脱缰的马一样喜欢往家外跑,抵不住父母的絮絮叨叨,却忘了父母长年累月看不见孩子的寂寞;回到学校的时候,跟所有背井离乡的游子一样,时常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深夜里愈发强烈的思念,却不敢拨起一通电话诉说。我们都害怕孤独,却无情地把寂寞当作父母的归宿。还记得,开学前临走时泪眼汪汪,握着父母温暖的手边点头边答应着:“以后每个星期会准时打电话回家。”一年过去,记忆谴责我,来电显示提醒我:每通电话都由父母那头打出的。只有当我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母亲的悉心照顾,才会怀念父亲的嘘寒问暖。父母操劳一辈子都是为了儿女,而我们,却任性地忽略了,哪怕一句轻易说出口的问候,在父母眼里都是最朴实的爱。
在2003年,上海复旦实验中学的陈老师给高二的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题:“为父母洗一次脚。”两个班级104名学生中,完成的仅24人,即使在完成的学生中,能从这次作业中有所收获的也不到15人,对此事社会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此等举措对现代青少年没有教育意义,反而会适得其反,令孩子把对父母的爱看作是以完成为目的的任务;也有人觉得这不仅有利于在父母与儿女架起沟通的桥梁,而且延伸出一个思考:我们能为父母做点什么?我们从咿呀学语的幼时、淘气撒娇的儿时,到跨入成人的门槛的同时,父母也渐由风华正茂步入沧桑颓唐,可是,当我们羽翼丰满往外飞的时候,留给父母更多的是冷落,我们不曾想过有空常回家看看,甚至不会说主动为父母洗脚。父母为孩子做的多得不能以数额衡量,而我们想要为父母做的,却只想到做点什么而已。
时间如白驹过隙,学习、工作使我们忙碌、疲倦,我们忙不过时间,却抽不出空打一个电话。很多人以为白花花的钞票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殊不知,亲情常伴是父母渴望的幸福。一首歌中唱道:“老人的心愿咱儿女要记住,和睦的家中他们没有孤独,养育的恩情谁也不能忘,别嫌老人唠叨听听他们倾诉,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需要呵护……”的确,我们需要呵护的时候会想到父母的怀抱,当父母孤独的时候,我们又身在何方?父母含辛茹苦地付出,那么无私、那么慷慨,作为儿女的我们,不能只问自己能为父母做点什么,我们该自责该深思,:我们为父母做过什么、又该做什么?
永远,其实不远。人该珍惜相聚的时光,可以相见的时候不要说忙,可以拥抱的时候不要害羞,可以尽孝的时候不要吝啬。常陪伴父母,别让他们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