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知名广告公司24岁员工“过劳死”引发公众关注。事实上,近几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过劳死”案例进入公众视野,“过劳死”似乎已成中国职场常态。导致“过劳死”的往往不是“生活压力”而是工作压力吧?谁也不想“生活”得那么劳累。
现今的80后已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也自然成了“过劳”主力。白领,作为一个生活于社会上层的专有名词,如今开始慢慢变为高压、强压的替代词,一个和“过劳死”挂钩的名称。白领多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阶层,自然脑细胞消耗可谓超负荷状态,身体忍受度失衡状态下身体能量导致枯竭,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一次次陨落于世间。
现在白领的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往往短期压力大,上班下班没有明显界限。如今白领作为一个泛概念,囊括着各类工作者,或是跑业务、或是办公室等职位,他们所承受的脑力劳动并不亚于体力劳动的负担。或许并未如车间工厂里流水线枯燥乏味的重复劳作,但白领阶层的烦恼和压力在如今社会大背景下日益膨胀,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出现因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等原因死亡事例。富士康的跳楼事件、80后年轻员工上班猝死等新闻有力地佐证了猝死年轻化的危险趋势。面对猝死人群年轻化连敲白领警钟,社会更应将理解白领的难言之苦。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紧张、连续不断的加班加点、毫无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多重因素累积起的高压是过度劳累的原因。目前我国大城市白领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过劳死”不仅威胁着生产线上劳作的普通职工,还呈现出向高科技领域、“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如此一来,对于白领阶层,社会理应予以关注,警惕“过劳死”成为白领“流行病”和“专属职业病”。
对于“过劳死”年轻化释放的危险信号,公司领导者要多为员工考虑,为他们做“减压运动”,降低猝死人数数目。且不说其他,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需要人性化,适当的娱乐休闲和运动调整本已枯燥乏味的办公室也是必然。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不能抉择工作的时间,只能默默承受各方压力。但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善待员工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办事效率,一举两得之举理应得到领导者的高度注意。“效率战”是新时代的最佳战略,疲劳战只会导致难以承受而又毫无效率的局面。
一个人的年轻时代是诗的时代,莫让“过劳死”成为美丽诗篇的终结符号。只有读懂“过劳死”年轻化释放的危险信号,逐步改变“疲劳战略”,才能赢得效率,为生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