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评论  >  正文

校园评论

浅谈中国人的敬业度

发布时间:2014-03-24 点击量:

近日,一则“调查称全球雇员敬业度中国垫底,敬业员工只有百分之六”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纷纷对此调差结果表示难以相信,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勤劳的民族,怎么还算不上敬业呢?

原来,发起这次调查的世界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他们对“敬业度”的认识与人们传统的认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人们只要认真按时完成工作就是合格的员工了,但盖洛普却不是以工作时间有多长,工作有多辛苦来定义“敬业度”。更确切地说,他们认为的“敬业度”实际指的是“工作投入度”。盖洛普将员工的工作态度分为三种:一是投入的,对工作有激情,感觉自己与公司时刻联系着;二是不够投入的,这种员工就是那种只想着按时上下班的,对工作投入了时间,但没有投入激情;三是消极怠工的,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的热情。由此可见,按照盖洛普的调查标准,虽然中国人在世界上工作时长占第四位,但调查结果的不理想也确实是有其原因的。就连传统认知中非常“敬业”的日本人、韩国人在工作“投入”的员工比例也低于世界标准。

众所周知,中国的劳动力是十分庞大的,这也导致每个劳动力的成本十分廉价。大部分低收入、福利差的工作无法让人投入热情,同时机械化的工作使员工认为工作不需要进步与创新,缺少展示工作成就的平台,更令他们感到毫无乐趣与希望。在中国,许多管理者高高在上很少关心属下,员工们就像仆人,而老板就是老爷。这样就会导致员工没有归属感,对于公司的发展相当不利。工作的时间不合理同样也会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投入度,即使工作时间再长,没有对工作抱有希望和投入激情,这样的工作效果也是十分低下的,但像国外的被评为工作投入的员工往往休息充足,身体健康。

员工就好比水,领导者就好比舟,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对工作积极投入是公司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国家进步的基础。要想让国家强大,繁荣昌盛,就应该重视基层员工的基本保障,当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幸福感、对自己的公司有了归属感,他们的工作投入度也会急速上升,这时中国人的敬业度也就不再会如现在这般令人尴尬了。

作 者:李思远

供稿单位:信息学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