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潮已经过去了,为了应战双十一,淘宝、天猫,京东等购物网站都在积极准备中,喜欢网购的人们摩拳擦掌“血拼”一番,购物车应该满的都装不下了。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0.5亿元;2011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6亿元;2014年今年双十一全球网购狂欢交易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21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参与其中,总共产生了2.78亿个物流订单,刷新全球网上零售纪录。今年十月份淘宝网上就有关于双十一品牌购等的专题页面,搜索引擎营销,在百度、谷歌等网站关于”双十一“、”光棍节“、”11.11"等关键字搜出的网页有多个,今年单搜索“双十一”搜索结果就有6100000个,或是在视频播放器、各种网站上发布关于双十一的广告,利用各种媒体,像qq、微博、博客、各大论坛等发布消息。很多商家利用“半价”“包邮”“1折”等字眼吸引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购物欲,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这是一些网络话题能够大行其道的载体。这些主要的因素,作为企业营销是不得不加以考虑和利用的。
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双十一出现了很多漏洞。例如,领券容易用券难,先涨价再打折,有部分奸商会先提高商品售价,然后参与促销活动,致使折后价格实际上是原销售价格,甚至高于原销售价格。换下新款倾销旧款,部分品牌商应对商场打折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在商场打折期间,换掉新款,全部换上滞销的旧款。在打折前和打折后,品牌服装款式、布局完全不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低价商品中,也不乏品质存疑的假货、水货鱼目混珠。去年“双十一”,就有不少网购了某品牌纸尿裤的家长们通过微博等多种渠道控诉维权,预付定金猫腻多,网上部分商家设置了预付定金制度,以参与预订的消费者越多商品的成交价格越低来吸引消费者,促使消费者在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消费者参加预订与最终成交价的时候预付了定金。商家同时又规定,如预付定金后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不支付尾款,定金归商家。如是商家原因不发货,则只退回定金。“特价商品”缺货,不少买家却反映,一些店铺里“特价商品”经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给的解释是“缺货”“售罄”或者“备货不足”。运费“坑爹”,“价格战”之余,消费者往往不太在意的网购运费其实也暗藏着“猫腻”。有不少消费者爆料称,促销商品很低价,运费却是“天价”。
购物网站通过双十一这种活动,一方面看部分商品的降价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让他们感觉比平时少花了很多钱,另一方面看展现了这些购物网站的营销手段,本人也曾经在双十一血拼,但是结局是很惨烈的,快递发了半个月还没有到打了电话询问才知道是物流公司堆积了太多的货物,所以会发的很慢。而且,我细心地对比了一下双十一前后的价格,购买的很多商品都是想涨价后降价的,实质上价钱并没有便宜多少,所以,所谓双十一购物狂欢,大家还是要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