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评论  >  正文

校园评论

临终关怀: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18 点击量:

临终关怀,不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灵性关怀,并辅以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临终关怀其实是很简单的,人都是一样的,都会有生老病死,这是生命关怀的最后一环,和刚出生的宝宝享受的第一环本质是一样的。有位从事临终关怀的专家说临终关怀对她的影响是她变得柔软多了,包容性强了,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存在可以被理解接受的,也会变得很强,去尝试所有值得一试的东西,去接受自己可能会觉得有点挑战性的任务,更会控制情绪,更会精简生活,更会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

中国台湾体育主播傅达仁由于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选择于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乐死。近日,他的临终画面曝光,家人陪伴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后一程。他喝完药后,最后倒在儿子的怀里。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安乐死近年活跃在各大新闻媒体中,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安乐死的赞同或反对。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安乐死目前在我国是不合法的,但在一些西方国家,安乐死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并且实施。

安乐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临终关怀,两者都体现了对死者的尊敬与关怀。当医疗只能推迟死亡而非拯救生命,临终关怀就应当被提供。

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仍然是保守落后的。面对死去的亲人,我们会感受到巨大的悲痛。恐惧、卑微、孤独、贫穷、孤独、痛苦。最可怕的是,我们并没有如实的流露出应有的感情,而是潜意识地认为自己只有表现的崩溃疯狂,才能让所有人认为自己是热爱亲人的,如果一个人在亲属死去时没有崩溃哭丧,那就是冷血阴暗。宣扬正确的死亡观念和送葬礼仪,是和缓医疗临终关怀迅速推广的必要条件。

死亡是世间最漫长的告别。当死亡不可避免,象征性的抢救似乎更多的是对生者的心理安慰,却给患者带来更为折磨的苟延残喘。回归医疗的本质,除了应对死亡的挑战,我们也不应忽视患者的尊严与幸福。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临终关怀正是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责任编辑:薛晶晶

作 者:梁汝蓉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