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没有一些人生阅历是无法第一时间咂摸出其中滋味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是如此。初看《肖申克》时,我还是一个高中少年,带着做阅读理解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看到的是安迪的人性之坚韧,对“希望”一词数十年如一日地身体力行。但是想想,似乎就这么些含义不太能对得起它如此高的历史地位。其实,细细品味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之中很多人都已经在心中建立了一座“肖申克监狱”,把我们的一切都圈定在里面。在里面我们活得安逸,活得自在,因此我们讨厌去外面,去看自由、光辉的世界。
禁锢监狱之所以作为惩戒犯人的严厉手段,不仅在于它能剥夺犯人数年乃至十数年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在犯人已经适应了监狱的节奏,在监狱中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地位”,接受了自己的固定角色以后,又会被放出去。这一里一外,相当于两次剥夺犯人的社会角色。犯人们怀揣着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走出铁门,却发现外面的生活早已沧海桑田,自己再也跟不上社会的节奏;而时代的发展、行业的变更使得各个岗位对人的要求也有所变化,这让许多犯人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劳动价值。不客气地说,刑满释放就好像又一次的出生,而这位“婴儿”除了掌握一些人类社会的基础技能以外,别无所长,而学习技能的黄金年龄多半也已经过去。这让这些“婴儿”真正体会到被制裁,而这次制裁造成的痛苦绝不亚于被剥夺自由的时候。
于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老迈的布鲁克斯,尽管在出狱后被安排在超市做一些杂工,看起来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却因为顾客的随便命令、老板吹胡子瞪眼的要求,形成了在与监狱中“有文化、有教养”角色的巨大反差,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老布鲁克斯放弃了继续违法以求回到肖申克的念头而提前结束了自己生命的道路。
同样的,安迪的入狱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摧残,但安迪显然够坚韧:愣是在入狱第一夜一声都没吭,愣是在19年的时间内,用一把不过巴掌长的小锄头挖出了一个通道。即便在监狱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地位,利用自己的能力,向典狱长和监狱队长交换来了一个没人欺负、干文职工作、允许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允许使用一些小的违禁品的权利,但是他明白,唯有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他应该所属的地方。不但如此,他还能一直用他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所有人。他在瑞德的心中播撒了希望的种子,帮助诸多狱友学习文化知识。即便是帮典狱长洗钱,换来安逸的生活他也没有因为一时的轻松放弃了越狱的想法。
在电影的末段,在汤姆惨遭典狱长的毒手后,安迪爬过一人宽窄的小小通道,爬过500码的下水管,这就显得像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一般。当他终于爬到管道尽头,冲出桎梏,这种重生的感觉和布鲁克斯、瑞德的重生之感俨然天壤之别。只有安迪头也不回,面朝天空,拥抱自由;而布鲁克斯和瑞德都和狱卒礼貌寒暄,缓慢走出,而瑞德甚至还回头看了看曾经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这种态度的差别明显体现了两种人的反差,一种是安迪这样的,认为希望是个好东西的人;一种是瑞德这样的,深受体制化危害的人。
整部电影具有着浓厚的暗喻意味。肖申克监狱,就像是你我每日必须面对的日常生活。每个人,从孩童时期的无忧无虑,到成年时期面对工作、家庭、生活时身上肩负的厚重责任,失去了极大的自由,正如同安迪刚刚走进肖申克一样。抬头向上看,也只能看到被限制的一片天空。而当我们习惯了失去自由,习惯了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并在这个角色上游刃有余的时候,我们就离真正的“体制化”的到来之日为期不远。或许我们能像布鲁克斯一样,以一技之长和岁月积累取得别人的尊重;或是像瑞德一样,靠着人脉和些许灰色小利让别人对自己有所需求;又或是像姐妹花一样,简单地靠暴力、蛮横使别人屈服,但是终只是一时之计。一旦大环境发生变化,我们被推出习以为常的“肖申克”,你我希望选择成为谁,而最后真的又成为了谁,这才是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安迪的十九年如一日地越狱计划是一回事,算得上是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努力与付出,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此的心境,我们是否愿意主动接受这种改变,还是已经在希望的周边建筑了一座高厚的围墙,在改变来临时,看到的是自己不能、不会想到的,满心是回到过去、回到当年呢?
纵观全片,主题的落脚点其实算不上新颖,但却是一部上乘之作。因为好的电影的意义在于,让一个人的生命延长数倍。从这点来说,《肖申克》显然是成功的。它用安迪和瑞德两条线,勾勒出两种不一样的人生,两种虽然情境都是比较特殊,但是应用到生活中又极其写实的人生。至于应该选择哪一条,我想这部电影已经用潜台词告诉了观众:不要给希望砌上围墙。
责任编辑:薛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