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评论  >  正文

校园评论

立鸿鹄之志,做奋斗之人

发布时间:2020-06-05 点击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切伟大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回首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程。我们研发运载火箭“上九天揽月”,制造深海探测装备“下五洋捉鳖”,农村改革的破冰、经济特区的创办、市场经济的探索……“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奋斗精神的可贵,恰恰在于越是面对困难与艰辛,越能激发出非凡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那些面对危险与阻难,冲锋在前不计利害的人们;那些在酷暑寒天疾风大雨中,守护着万家灯火的人们;那些在生命最后一刻,依旧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古人云“奋然为之,亦未必难。”正是靠着亿万中国人的“奋然为之”,我们攻坚克难,书写了改革开放的辉煌篇章。实践证明,有砥砺奋斗精神、激荡奋斗情怀,就能不惧一切艰难险阻。

有外媒曾谈到,世界上有一群“最勤奋的人”,在短短几十年间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对于当代青年而言,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是机遇,更是沉甸甸的使命。须用奋斗托举起更多“大国重器”,创造更多“中国传奇”。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精神,堪称中华民族赓续千载的文化基因。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回溯人类文明史,似乎没有哪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里,能有我们这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中国人民深深懂得,环境和条件越是艰苦,越需要蓄积“奋然为之”的决心和意志。

艰苦的革命年代,一批批中国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因为“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种奋斗的精气神,在时间流转中从未断绝,也必将在我们手中传承。

不可否认,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对奋斗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常常气馁于奋斗征程上的困难与挫折。然而,奋斗也许一时不能有所获得,但不奋斗就什么也没有。奋斗是人生的关键“变量”,勇做生命的强者,在坎坷道路上留下奋斗足迹,这本身就是一部长篇杰作。在这个意义上,奋斗是幸福的,奋斗让生命有了厚度。正因此,与其守候在静止的岸,不如做一只飞驶的舟;与其当一块被动的靶,不如做一支呼啸的箭。而历史也只会眷顾那些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着、懈怠者、畏难者。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涓滴努力向着大海涌流。对社会而言,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对个人而言,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立鸿鹄之志,做奋斗之人。

作 者:朱凌菲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