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党建思政

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育人力量——思政课教师赴赣南革命老区开展红色文化深度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29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与实效性,近日,我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余春燕、徐玉莲、岳贤蓉、袁岳一行四人,怀着对革命历史的崇高敬意,专程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会昌县、瑞金市,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实践调研活动。

调研组首先瞻仰了庄严肃穆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站在东门渡口,凝视着静静流淌的于都河水,教师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1934年秋那场气壮山河战略转移的悲壮与决绝。纪念馆内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特别是“夜渡于都河”的生动场景再现,让老师们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定信念、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伟大长征精神,这正是滋养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宝贵源泉。

转赴会昌,调研组重点考察了“独好园”(粤赣省委旧址群)数字化建设。在古朴的祠堂和民居间穿行,触摸着斑驳的墙壁,聆听着讲解员深情讲述苏区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教师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守信仰、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的智慧与坚韧。会昌调研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的实践、党群关系的紧密性提供了鲜活的历史注脚,启发了教师们对如何在课堂上讲好“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入思考。

最后一天,调研组来到了“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叶坪革命旧址群和沙洲坝红井景区。在谢家祠堂(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老师们驻足良久,感受着人民政权雏形在此诞生的历史脉动;在毛泽东旧居前,体会着领袖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井旁,甘冽的井水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变得如此真切可感。瑞金的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无声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早期探索和为民初心的历久弥坚。

此次调研绝非走马观花。四位教师全程采用“沉浸式体验”的模式。每到一处,她们都细致观看展览、认真聆听讲解、详细记录笔记、大量收集图文资料,她们一致认为,赣南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关键在于做好“转化”文章。

此次赣南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师们自身的党史知识储备,升华了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更直接为思政课的守正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将长征精神、苏区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人民立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核心要素有机融入课程体系,用生动的历史细节和感人故事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引导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切实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供稿单位:思政部

作者:徐玉莲

摄影:袁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