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人物专访

剧梦舞台,戏子背后的“戏子”

发布时间:2013-04-25 点击量:

天降于他编剧的天赋,他以满腔热忱投以回报;坚持主流路线,强调真、善、美的价值观,是他一贯的风格;他自信满满,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作激情并持之以恒,拥有这些无价的资本,被科院人称为“科院第一编剧”,他来自我院2009级新闻系,也是纪廿剧社前编导部部长杨瑞峰。

编剧之路,热爱伴随着成长

从小他就是一名留守儿童,小学、中学都生活在姨妈家。“姨父的严格教育,同时不是在自己的家长大,很小就学会察言观色,还会用自己在学校遇到的趣事逗乐兄弟姐妹,不过那全是经过我的改编,而且我特别会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这也是他创作能力的一个启蒙期吧。

上高二的时候,学到曹禺的戏剧作品《雷雨》,杨瑞峰由此萌生了编剧的念头。尝试着完成第一个作品《候车室》,他兴味盎然地拿着剧本请音乐老师审阅,结果杳无音讯。创作热情遭现实无情打落,此时,他回忆道:“当时很失望,可我还是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我还要坚持写……”对编剧这一陌生的概念,他用陆陆续续完成的一些小作品深化了自己的理解。

进入大学,懵懂地过了一年,“那时我还不知道有综艺大赛这回事”,杨瑞峰说,“到大二才拿着剧本《军训》参加纪廿剧社编导部的面试。当时学长让我表演一个日本军官的形象,可我面试的是编导部,只能把自己写的剧本给他看。”在剧社里,会编剧的并不多,因此他顺利通过面试。“大二进纪廿写了第一部作品,叫做《军训》,是根据我大一班上军训的一些趣事编的一个故事,是一篇纯搞笑的作品。

编剧才能得以施展,他的作品也开始大放异彩。《大学梦》登上了综艺大赛总决赛的舞台,最终凭超高的人气获得了综艺大赛社团节目的一等奖。《爱等于π》是第三届综艺大赛社团类节目一等奖,更是上了学院2012年迎新晚会的舞台。学院第四届社团风雅节,杨瑞峰的作品《悲伤喜剧》,其另类的剧情风格让观众看的大呼过瘾。杨瑞峰认为要写一部好剧本,热情比天赋更重要,不歇的创作热情才有好的点子。

灵感源于自身,剧本拒绝附庸

他很享受编剧的工作,在幕后工作的他并不在意别人的掌声只是为了演员而响。杨瑞峰没有经过专业的编剧训练,他的编剧能力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他非常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剧情片(一般只看国外的)。他会在看电影的时候,分析剧情、看镜头的处理方式。“我是周星驰的影迷,他的每一部电影我都看过很多遍。”在谈论周星驰电影的时候,他毫不掩饰对周导作品的喜爱之情。“周星驰电影对我的影响最大。他电影的配乐我非常喜欢,我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配乐。”他希望能够做出像周星驰早期电影那样优秀的作品,更希望能突破传统的故事框架。

杨瑞峰对电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喜欢那些低俗的商业片。《悲伤喜剧》里有一句台词很直白的讽刺了中国内地市场的电影:“是的,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于是乎,许仙和白素贞迸发出赤裸的激情,唐僧和白骨精搞起来暧昧,五阿哥和小燕子上演了热吻,潘金莲成了感恩痴情的女子。”

周星驰的电影中,他看过最多的是《喜剧之王》,受其影响,便诞生了《悲伤喜剧》。杨瑞峰解释说:“最初我是想要写一篇《喜剧之王的》的舞台剧,但因为受到了很多限制,最后就成了《悲伤喜剧》。”《悲伤喜剧》说的是一个精神病为了梦想四处寻找机会,但没有人愿意用他。其剧情可在《喜剧之王》找到许多共通之处。《悲伤喜剧》在第四届风雅节演出后反响剧烈,扮演男一号演员的项力也瞬间红遍了科院。

对于舞台剧《爱等于π》,看过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它讲的是一个数学差男从初中开始就暗恋一个数学成绩优异的女生的故事,他们因π结缘,因π相爱。《爱等于π》剧情曲折,男主角的暗恋让人心疼,女主角的遭遇让你怜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杨瑞峰的创作灵感得益于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圆周率π≈3.14。因为这一奇特的浪漫巧合,杨瑞峰有了一个新的创作点,一个月后他的新作《爱等于π》出炉。他说:“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3.14就想起了数学中的π,随着思维的跳跃,我就想为什么原来的故事一定要写成两个优秀生在一起,就像电影并不是俊男美女才有票房。”

《爱等于π》在综艺大赛决赛上演出后,获得了很多赞美,也有不少人感动流泪。杨瑞峰剧本创作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二是自己的所思所感,《爱=π》就属于第一种。杨瑞峰把自己的暗恋经历写进了里面,因为有真实的故事在里面,使得舞台剧更加圆满,能打动观众,碰触观众敏感的内心世界。

杨瑞峰剧本内容基本上是写感情,爱情、友情和与外婆的亲情,这些故事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经历在里面,不过他反感“喊口号”式的表达方法,他更多的希望自己间接表达出来的思想能被他人读懂,不做任何刻意的引导。“我的创意被诠释出来,你能在我的剧中收获什么或领悟什么,那是你的心。”

自信在牵引,编剧之路尚未停歇

杨瑞峰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创作型编剧。他写了近30部作品,大多为悲喜交加的故事。“我比较喜欢写悲喜交加的故事,不喜欢单纯的悲剧或是喜剧,而且我不喜欢happy end。”杨瑞峰笑着说自己在创作上是个天才,“我自己很懒,不喜欢赶稿,熬到凌晨一两点是我的极限。我一般都是晚上睡觉时来的灵感,有时都觉得自己是天才。”

他的作品接受的赞美比批评要多,因为在编剧上的才能,改变了自己的个性,这让他变得很自信,更加自信自己写的东西会越来越好。虽然他在编剧上获得许多褒奖,但他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他坦言“大家对自己的作品赞美的比批评多,也是有原因的。一是身边没有懂这方面的人,不能给出专业的意见。二是看故事的人忽略了作品的缺点。三是身边人是在鼓励自己。”他表示,大学四年一直在努力,遗憾的是没能走向更大的舞台,每当完成一个新作再回看旧作时,都会觉得过去写得幼稚、矫情,虽然编剧是个不被光环笼罩的角色,但杨瑞峰说,“每个人在意的东西不同,只要我在乎的人看见我的努力,我的坚持就有价值。正如读到自己写得很感动的台词,自己都会哭了。”

即将毕业,杨瑞峰把自己未来的人生定位在了编剧事业上。“我以后会从事编剧这个行业,我有这方面的能力,而且我除了这个也没其他的才能。我现在在写一个电影剧,写完了之后会去北京,给我爸妈北京从事这方面的朋友看。如果在北京失败了,我会上职来职往寻求机会。没其他的,我只是尽力坚持自己喜欢的。”

虽然离开了剧社,他依旧对它有着割舍不断的期望,“纪廿成就了我,我希望以后回来还有个叫‘纪廿’的地方在,同时剧社要争取多走出去,能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有真正属于纪廿栖身的舞台。”

作 者:付珍珍 蒋婉婷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