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校园评论  >  正文

校园评论

《何以为家》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1-16 点击量: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小男孩赞恩的艰难历程。影片开头先是回忆了主角开心玩耍的时光,接着转为在法庭上,赞恩状告亲生父母。而故事也由此展开。

我们很难想象在家庭环境之下,经济困顿,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选择不停生育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赞恩的父母便是如此,作为家中长子的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的重量,他需要养活自己的弟弟妹妹,为杂货铺送货,拖着比自己还大的货物在这个混凝土高层建筑下奔波。人们在生活的压迫下,会感到无比地绝望与无力,更何况是一个12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男孩。赞恩有超越同龄的成熟,他会让自己的妹妹远离杂货店老板阿萨德,在得知自己的妈妈怀孕之后,赞恩的妹妹被父母强行卖给他讨厌的杂货店老板之后,他愤怒离家。在一个小镇上,赞恩遇到了善良的拉希尔,拉希尔是从埃塞俄比亚偷渡来的人,没有合法身份,她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约纳斯。赞恩与他们居住在贫民窟,白天他需要照顾约纳斯。他与这对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但噩耗总是接踵而至,得知妹妹因为怀孕而去世,他持刀刺伤了杂货店老板,也入了监狱。影片结尾,故事又回到了法庭中。

生而不养,养而不育,何以为家?赞恩以“他们生了我”将父母告上法庭,这从中也反映了社会生育问题。古代中国多子多福,生育是为了壮大家族,充当劳动力。赞恩父母或许认为孩子可以赚钱。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还只能攀爬的孩子脚上是铁链,而全家出动在做“工作”,这也能看出父母的麻木,这些已经习以为常,这也就是生而不养,畸形的社会生存法则。

这是一种现实,赞恩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而不能上学,当他在为生计时,他只能对书包、对上学的孩子们抱有渴望,“愿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赞恩在还是孩子的年龄应该是一个天真的人,他也能自由地在大街上嬉笑,他也能被父母所疼爱。可现实是什么,他在家庭的牢笼里无法挣脱,他对父母失望透顶,失去自己的妹妹,这就是赞恩的生活,一个中东地区社会的缩影。

何以为家?赞恩父亲在法庭上说“我要是有的选,我会比你们所有人做的都要好。”或许正如他所说,人在环境之下,或许无能为力,孩子是无辜的,父母有错但是对于自己的血肉,他们也无能为力。我们对于别人的遭遇无法感同身受,他们可能也不需要我们的悲悯,因为这不能改变什么。这就是社会,总有人在别人幸福的同时,需要面对自己的不幸。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作者:刘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