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和一个变革的时代共同走过青春”、“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这两句话分别为白岩松所著《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扉页的文字,我想着这两行文字可以透露出他由从业的第一个十年到第二个十年的不断转变。他睿智大气,深邃朴实,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白岩松,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对于白岩松的主持风格,有人会说最应该在他所主持的评论性节目中找寻,而此时我更想先从中央电视台一年一次的《感动中国》中追寻他的风格。记得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上写到“做《感动中国》的主持人,是一件既幸福又痛苦的事情。”我认为能主持好这样一场充满爱和奉献的节目,主持人必须要足够的大气和朴实,在被感动时,必须学会理智和克服自己,不能让自己的泪水一次又一次的滑落。在《感动中国》上,白岩松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为节目流畅的进行下去;二是对人物的采访。我想,两者相比,后者更难吧!这里要的不仅仅是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更多的是一个主持人自身的素养,如何去进行访谈,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心情,如何去推动节目的进程,这都是一个优秀主持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白岩松用自己大气、深刻的主持风格,最后还不忘抛出自己所思索的问题引人深思,展现出一个优秀主持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里的他用华丽优美的语言,赋有诗情画意的字眼告诉我们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件,我想此时的白岩松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朴实亲和,深刻自然。
在前文中我也曾提到对于白岩松主持风格的浅讨,我们更应该在新闻节目亦或者是评论性节目中去挖掘。1989年,白岩松大学毕业后,转辗反侧后他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在1993年,白岩松在崔永元的邀请下参与创办《东方时空》。然后,白岩松与一些年轻人开始大胆的新闻探索与创新。在本来不被注意的早间电视节目中,推出了《东方之子》、《东方时空》等栏目,他们的选题严谨、判断敏锐,创造出新的电视播出形式。同时,内容涉及环境、教育、社会和家庭等许多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全国上下赢得了观众们的支持和喜爱,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专题性栏目,也成为接到观众来信最多、被寄予希望最多的栏目,白岩松也从此成为一个能够敲开老百姓心扉的著名主持人。
而在这些节目中,白岩松与节目一起成长,一起改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机智、思想的深刻。在他所主持的节目中,从最初的《东方之子》到后来的《焦点访谈》,还有此时的《新闻1+1》其中无不体现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历史责任感,看到他在镜头下皱着眉头,用那凝重的表情,犀利的口吻,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提问时,我们开始敬畏这样的一位主持人。有时他的标新立异,他的咄咄逼人,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都体现出一个新闻记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从他主持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最后更能引出自己的希望和思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成长,从直播香港回归中的不成熟,到澳门回归直播报道的如鱼得水。我想面对这样的大型直播每一个主持人都是紧张的,但是我们要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心态,这是每一位主持人的必修课。面对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值得人们去思考。在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睿智和自己独特的思想。2000年,他在悉尼奥运会的直播中,他的即兴直播,丝毫不逊于体育频道主持人。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实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我想这便是真正的白岩松。作为主持人,在政治的前提下,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出来,更有助于我们社会的大团结,从白岩松看日本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他不是一味的批评,当然在历史问题下,他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了自己对靖国神社的看法,而且在此之后,我们看到他对日本经济、环境和人口等问题的探讨,进而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国家,从而用他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引发出我们国家的问题,这一反思值得我们学习。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在白岩松的新闻报道或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善与恶,国家的丑与美,他总是用自己特有的表情,遇到问题或事件时紧皱着眉头,表情凝重,却总是可以在被采访者那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用词标新立异,口吻急切而不失分寸,对于足球类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足球的专业素养,当然这与他的喜好有关。他的新闻评论,总是有一种专业级的看法,对于事件的专业性使人敬佩,同时他的反问更是像一把利剑直击事件的中心,面对直播的机敏、活泼,对于新闻的求实、犀利,他的睿智和沉稳无不反映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时候他的修辞语句华丽,富有诗书气质,但到最后总能发出引人深思的讨论。这便是他,真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