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玄然泪下。可见此诗在唐代已经广为流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儿时极为喜欢这首诗,只是那时一直把这首诗当做情诗,常常拿来与同学开玩笑。从小学到高中,对《相思》的认识和理解也还是最初的记忆。不读书就始终无知,到了大学,才知道,红豆的相思不仅指的是爱情,也可以是友情。
总觉得王维的诗如画一般,慢慢的细细的读更有意韵。王维虽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但我觉得他这首诗写得也是一样的绝妙。“红豆”又名相思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豆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树高丈余,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半截红色,半截黑色。又据《广东新语》记载,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她在树下伤心极了,哭得死去活来,流下的伤心泪,化为树子,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我觉得带着凄美传说的相思子更能把那份纯粹的想念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美丽的相思子生在如诗如画般的南国,春天到来之时,应该生长的很茂盛吧。这样淡淡的诗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轻声问候,给人一种极其鲜明的画面感,仿佛已经伫立在长满红豆的南国了。有人说,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其实极具意味,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而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我虽知道这红豆并不代表爱情,却始终认为这样的美丽诗句用来表达爱情,亦是妥帖且美妙的。
在古代,诗人经常喜欢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而此句“愿君多采撷”仿佛在说,希望你可以多采一些红豆,看到这些红豆,就可以想起我。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不仅点题,还与首句相呼应,“相思”对“红豆”,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可谓一语双关。而且这句还有对前一句的补充解释,只有红豆是最难以让人忘怀的,所以多采一些,这样,就可以深深地记住我了。
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用相思来形容大都是已经刻入骨血之中了吧,虽不知道王维是写给哪个人,但一定是很重要的人。这首淡淡的诗,表达的却是浓浓的情,或许果真那样,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语浅情深,情多无语。这大概是情感所到极致之时的最深沉的表达吧。